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创业指导 > 创业新闻 > 正文

高校创业教育中心是“育人”非“育项目”

【来源: | 发布日期:2015-11-02 】

“高校是教育机构,责任是育人,创业教育要以育人为中心,而不是以育项目为中心,并不是大学孕育出越多项目越好。”5月23日,在由清华x-lab发起并主办的第二届清华大学“校长杯”创新挑战赛十强决赛上,清华经管院长钱颖一对最近高校中涌现的“创业热”表达了以上看法。

当前,许多高校加强创业创新教育,开设各类创业课程,兴建各类创业孵化器,为有志创业的学生在各项制度上开绿灯,欢迎企业与学校合作建立培养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高校常以培养出了创业者的人次、孵化项目的数量、公司的业绩为指标,甚至以出现过“创业明星”为判断创业标准。

“一些大学觉得国家正在号召创业,于是开始做创业教育。大学的职责是育人,育人绝对不能急功近利,如果一哄而上问题就严重了。”钱颖一强调。

清华大学“校长杯”创新挑战赛是清华大学创意创新创业领域级别最高的赛事,旨在发现、培养、持续提升学生的“创业领导力”,引导学生关注全球性、革命性、创造性创业项目,以推动社会进步、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为己任。

在“十强”比拼现场,二次元社区“番茄酱”的创始团队90后穿着二次元水手服,用动漫的方式向台下的大牛和几百位观众展示自己的产品。“十强”中还首次出现了公益项目。以互联网公益独创的模式整合企业、公益组织和个人的公益需求 “米公益”不仅赢得了在场观众的好评,有投资人直接表示有明确投资意向。

这些学生所展现出的创造性思维,及成长过程中的锻炼在钱颖一看来才是珍贵的,他并不希望大家把目光关注在台上的十个项目,而要看到决赛现场的十强选手,是120支清华在校学生、校友及教师组成的团队经过初赛、复赛和半决赛的激烈比拼产生的,还有超过8000名学生学习了创业创新课程。

“我更关注项目中间团队是怎么形成的,团队是怎么和企业家、投资人交流的,组建团队一年中很多环节让学生成长。”钱颖一表示,无论是建立孵化器,还是举办“校长杯”,都是培养人才的手段。

目前,中国正处在达成创业创新教育共识,但手段、目的各异的阶段。各个高校都在探索自己的道路,但并没有出现典范式的范例。

10年前就开始倡导创业创新教育的钱颖一认为,中国创业创新教育的误区是:高校直接聚焦“创业”太窄了,创业是创新创业教育链条中的一环,更重要的是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学生中只有很少选择创业,其他人可能在从事着创新的工作,或是20年后再选择创业,这都是培养拥有创造性思维人才的效果,并不一定是创新的产品,但他们对社会的价值很大。(文章来源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