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创业指导 > 创业典型 > 正文

孙守轶:用创业回馈社会

【来源: | 发布日期:2014-12-29 】

孙守轶,东北大学毕业,2008年创办沈阳睿邦广告传媒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年营业额已经达到600多万元。作为一名逐渐走向成熟的创业大学生,他的故事会给那些想创业的大学生许多启迪。

大学生创业,起初总是热情极高的,可选择了创业就选择了“忧患”,任何一点出乎意料的困难都有可能让这些刚起步的小微企业“折翼”。从一棵小苗长成参天大树需要付出多少心血,恐怕当事人自己都无法计算清楚。创业成功的大学生是少数,绝大多数的创业者或止步于一纸文书,或起步不久就搁浅。由此孙守轶的创业成功路便具有了更强的代表性。

与绝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者一样,依托校园闯出了一条创业路的孙守轶,经历过异想天开的挫败,吸取过缺乏经验带来的教训,感受过瓶颈时期的挣扎……

植根校园觅商机:“学生会的历练帮助找准创业方向”

2007年,还在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读大三的孙守轶发现大学生对电子产品的需求巨大,便与同学合伙注册了一家网络公司,做起了面向大学生的数码配套产品的团购生意。

然而,由于进货价格没有优势,团购只进行了几期就搁浅了。“当时以为每个月至少能卖出几千台甚至一万台,可实际上一个月只能卖出去几台。”

第一个项目的失败并未让这个江苏小伙退却,在网络公司宣告失败后,他与几个合伙人又看到了大学生旅游的商机。

到各个学校发传单、找导游、亲自带团、帮助设计毕业旅行,沈阳周边的一些大型游乐场和知名景点都留下了孙守轶和创业同伴们的足迹。可回报仍然没有想象的丰厚:一个旅游团带下来只有80元到300元的利润,加之前期的宣传费用,想做到收支平衡都很艰难。不到半年时间,第二个创业项目也无奈夭折。

转机总在不经意间降临,校学生会的工作经历为孙守轶指明了创业方向。

当时担任校学生会宣传部部长的孙守轶敏锐地嗅出,校园活动承接是一块“蛋糕”。商家想进入学校,苦于缺少渠道方法,学校又经常需要为各种活动去拉赞助。由于校方与学生会时常举办一些大型赛事,在一次次的历练中,他对校园活动如何联络、执行等一系列流程烂熟于心。

“匡威”品牌的校园推广为他带来了真正的第一桶金。“初生牛犊不怕虎”,由于对行情了解不多,孙守轶和他的团队承诺用3000元的活动总资金做九个学校的活动。“只有3000元,放到现在想都不敢想。而且也没通过学校,都是自己利用各个大学的同学以及老乡的关系去联系组织的,其实也冒着很大风险。”

此后,学生会就成了孙守轶重要的信息来源,他与几个创业合伙人在2008年又重新成立了一家广告公司,专门为各种校园活动做地接,一些知名大企业都成了他们的客户。在沈阳,孙守轶的公司开始小有名气。

品味创业艰辛路:“总有想象不到的困难”

创业的过程总是充满艰辛与波折,当孙守轶认为创业开始走上正轨的时候,绊脚石“从天而降”。

2008年,各种与奥运相关的活动遍地开花。孙守轶承接了可口可乐公司奥运花车拉拉队在辽宁的选拔活动。“广东的一家广告公司整体承办了这个活动,我们当时也是与这家公司对接,没想到就吃了一个亏。”

辽宁的选拔赛涉及了省内20多所高校,联络场地、舞美摄像、邀请评委等细节都需要孙守轶的公司一一落实并垫付相关费用。当决赛终于结束,刚想松一口气时,结款却遇到了问题。

“对方只支付了初赛的费用,决赛的费用一直以各种理由推脱,有10多万块钱。”

10万,对于几个还在校就读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孙守轶和几个创业伙伴无奈之下,只能到承办方下榻的酒店里索要答复。然而,虽然得到了“没问题”的承诺,对方在离开之后,却翻了脸。

“其实我们做得非常好,可口可乐公司也认可了,但是那家公司就是咬定我们不符合要求,不肯给我们结款。直到现在,这笔钱也没有给。”

这给了孙守轶创业以来最大的一个教训,几个年轻人也只能自掏腰包为自己的大意疏忽埋单。

2010年,孙守轶的公司遇到了瓶颈:商家淡化校园推广,公司业务急剧下滑。在经过头脑风暴后,孙守轶决定进行多元化发展,开始承接展览展示以及户外的大型活动。这意味着,他需要面对更多更大的挑战。

“我们做活动特别揪心,往往已经策划、准备得特别好了,但仍有很多东西是你想象不到的,而且会突然出现”。孙守轶曾经承办过一场由瑞丽杂志与潮宏基珠宝合作的大型活动。所有的细节都已经布置妥当,但就在离开场仅剩几分钟的时候,甲方高管的出现打乱了原本的计划。“我们在布置会场时用的是白玫瑰花,但对方说他们正常都是用白色百合,于是要求我们马上将花全部换掉。”没办法,孙守轶与所有的工作人员立刻联系各家花店,只要是白色百合,有多少就要多少,再人工将鲜花逐朵替换。

“有很多学生可能开始创业时会想得比较简单,但实际操作中困难很多,其中的艰辛与辛酸,只有经历过才知道。”孙守轶说。

感恩关照和支持:“要帮助和我一样创业的年轻人”

虽然在创业的道路上,孙守轶尝遍了酸甜苦辣,但他也深深感受到社会各界对于年轻人创业给予的关照和优惠。“其实很多人创业初期想法都非常不错,其中不乏一些真能吃苦的创业者。但很多时候,他们的想法与现实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所以需要在社会上有一些大哥大姐推着你走,给你支持。”孙守轶说。

孙守轶坦言,作为“菜鸟”,自己创业初期遇到不少贵人。“当我们做第一个项目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办公场地,东北大学创新中心为我们免费提供了办公场地。后来学校的科技产业集团又给提供了办公场地。直至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给我们提供了无偿使用的办公场地,一直至今,这就给我们节省了很大一部分租赁成本。”

“孙守轶在校时,我是看着他一步步成长的。”在孙守轶的创业路上,东北大学学生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张皓就是他的启蒙者。“那时在学生指导服务中心,主要是就业口,创业是工作的一部分,学校的帮助主要是在机制上起到一些作用。”张皓为众多创业的学生提供了不少帮助,“创业的学生很多时候需要鼓励,有些事情是否能坚持做下去是一念之间的事儿,学生在校期间也会受学习成绩、时间精力等因素的影响,精神上的帮助是很重要的。我也会时常跟他聊天,帮助他一起疏导产品渠道和未来发展方向。”

近年来,辽宁省也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制定出台了涵盖税费减免、贷款担保、财政支持等5个方面40多项促进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据介绍,全省共统筹大学生创业资金超过2.28亿元,累计扶持创业项目2030余个。各市设立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全省累计已为1296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金额达到5603余万。

孙守轶现在参加了辽宁青年企业家协会,思维也随之发生转变。“在这里得到的更多的是思维的碰撞,新的想法会随之迸发”,孙守轶认为,“现在大学生创业也应该拓宽自己的思维,刚开始创业时脸皮要厚,多找一些大哥大姐去帮助,其实他们会很乐意来帮助你,把你往前推。有些群体门槛并不高,比如老乡会等。”

在孙守轶的公司,策划执行方面的职员大概有十四五人,“他们都是大学毕业生,我们公司主要吸纳年轻人,他们有冲劲、有思维,沟通能力也不错,我也想给大学生多一些独立锻炼的机会,给他们一些支持。”

用公益回馈社会:“用商业思维解决社会问题”

公益,在人们看来,它是慈善、爱心的代名词,免费、义务才是它的行为标签;而创业,总是与发展、效益联系在一块。把公益创业放一起,会不会偏离正轨?孙守轶用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

一次偶然的机会,孙守轶接触到了公益。“今年的母亲节,一家航空公司想进福利院送慰问物资。活动策划历经半个月,但临近开始,项目却搁浅了。”那时,孙守轶觉得应该为社会做点贡献。于是自己出资把整个活动做了下来,光物资就花了两万元左右。“有些时候眼光要放长远,人不要怕付出,作为一家传媒公司,我们也应该学会回馈社会。”孙守轶说。

自此孙守轶的创业路便又多了“公益”这张标签,除了每年都要带领全体员工身体力行的参与公益事业之外,还为很多家颇具实力的客户和企业多次策划社会性公益活动,让企业品牌达到宣传推广的同时,也让更多的社会弱势群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文章来源 教育部学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