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创业指导 > 创业典型 > 正文

感恩于心 励志于行

【来源: | 发布日期:2014-12-26 】

——聊城大学2008年西部计划志愿者冷智远事迹

冷智远,男,中共党员,教育科学学院2008届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2008年7月,参加了西部计划“抗震救灾志愿服务”专项行动。他深入到汶川地震重灾区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从发放救灾物资的工作做起,埋头苦干,“帐篷和板房生活”让他变得更加坚强,对北川也有了新的认识。他在担任曲山镇团委副书记后,凭借自己的心理学专业优势,建设了曲山镇上的第一个12355 心灵驿站,给当地群众冰封的心灵射进了丝丝的温暖。2009 年,曲山镇开始了全面重建工作,冷智远被调入镇政府办公室工作。一天的工作从打水扫地、整理办公室正式开始,发放文件,接待群众来访……在这期间,共青团中央组织由新华社、人民日报等15 家新闻媒体组成的“西部计划万里采风志愿行动”一行来到曲山镇全程跟踪拍摄了冷智远开展工作的情况。现已成为绵阳市公安局特警,经常到藏区开展维稳工作。

难忘:在北川的那些日子

2008 年7 月15 日,冷智远到达自己的服务地———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的第一天。

那时,废墟、余震不断冲击他的心灵;炎热、潮湿考验着他的精神。下午,他刚到曲山镇,一次余震就光临这里。晚上没有住的地方,挨了很久才轮到一个帐篷,实在累坏了,倚在一张椅子上就睡去了,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却睡得很香。在刚去的前两天,当他面对一群说着自己听不懂的话的陌生人时,他觉得时间是那么的漫长。到了第三天,他被分配去安置点发放救灾物资,对他而言,这是一件幸福的事。接收捐赠解释政策,开具证明,发放物资……生活开始变得充实!

曲山镇是原北川县城的驻地,在地震中遭受了重创,整个县城变成了废墟,严重的灾情给这里的群众安置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发放救灾物资关系到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因而也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冷智远和其他的志愿者从早晨一直忙到晚上,水都顾不上喝一口,等到一天的工作结束,才能感觉到自己的劳累,简单扒几口饭,钻到帐篷里,躺在潮湿的被褥上进入了梦乡。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细心的他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制定了物资发放细则。有了这个办法,工作比以前更加高效,由他所负责的曲山镇永兴社区的物资分发工作总是无一差错地完成,要知道这个社区的人口占全镇人口的四分之一多,情况又比较复杂。经过一个月的磨练,四川话他也基本上能听懂了,生活因语言的畅通而变得精彩起来!

“我选择了受灾最为严重的北川县曲山镇,开始了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段生活。”冷智远说。

而在当时,震后危险,如影随形。2008年9月24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又重创了北川,洪水携带着沙石在刚刚得到生息的土地上肆虐。冒着大雨和随时都有可能垮塌的山体的危险,冷智远和当地干部到受灾最为严重的任家坪西山坡去疏散受灾群众,在齐腰深的泥巴中,他们艰难地前行。经过一夜的努力,25 日,他们成功安全疏散了西山坡近300 名群众;26 日,他们转战受灾严重的邓家安置点。脚下是滚滚的洪水,头顶是随时可能掉落的石块,走在半山腰时,一股泥石流迎面冲了下来,情急中他抱住一棵大树,巨大的冲力推着他绕树转了一圈,瞬间,泥石流埋到了大腿处。“幸亏不是很大,不然就埋里面了。每当想起这一情景,冷智远都有点后怕。”

“帐篷和板房生活”是援川志愿者的特别经历。冷智远告诉我们, “天晴的时候,中午帐篷里温度能达到40 多度,晚上睡觉身上全是汗,早晨起来被子和衣服又全是湿的。”潮湿让他的皮肤起了红疙瘩,又痒又痛,医院也没法治,只能靠每天不断地搓白酒来减轻痛苦。就这样,几个月忙碌而又充实的生活过去了,抗震救灾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群众们住进了板房,得到了很好的安置。冷智远的工作也转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08年12月31日,冷智远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在北川度过的第一个新年的感受:“带着激动、震撼与少许的成就感,走过了不平凡的2008,把那些偶尔的委屈和疲劳扔下,迎来充满希望和生机的2009。回望2008,同胞们将泪水凝聚成巨大的力量,令我无比自豪的是,这巨大的力量中有我的一丝。留住欢乐与喜悦,忘却悲伤与痛苦,让我继续我的彩虹路”。

感动:把每件小事做好

在冷智远看来,在北川志愿服务的时间里,他经历的事情也有很多,其中不乏让人感动地落泪的场面。在这些感人的场面前,他只是一名普通的见证者或参与者。

“我们最该感谢北川,是北川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冷智远来的时候,他一路唱着“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来到后他发现,激情过后,是平淡的生活。“想做点大事,想尽快改变群众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冷智远说,在理想不能迅速变为现实后,他也有抱怨,觉得不受重视。这些心态,大部分志愿者都有过。抱怨过后,是对自己的重新认识,“最大的收获,是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本事,学会从小事做起,把每件小事做好”。

灾后有段时间,镇上很多人晚上睡不着,老作噩梦,他做了心理健康的展板,把失眠的治疗方法写上,群众一看,回家就试着做。“虽然他们不来咨询,但看了展板同样有帮助,这就是实事”。冷智远担任曲山镇团委副书记后,凭借自己的心理学专业优势,建设了曲山镇上的第一个12355 心灵驿站,给当地群众冰封的心灵射进了丝丝的温暖。他利用跟村干部们在一起的时间,教给了他们几套按摩手法:干梳头、三点法、鸣天鼓等,深受欢迎,逐渐在当地流传;为小朋友量身定做了“在运动中恢复”、沙盘游戏、电脑小游戏等等。在他看来,这些办法的好处,在于不用讲心理问题,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给灾区青少志愿者风采年带来心灵上的安全感。

2009 年,曲山镇开始了全面重建工作,冷智远被调入镇政府办公室工作。一天的工作从打水扫地、整理办公室正式开始,发放文件,接待群众来访……在这期间,共青团中央组织由新华社、人民日报等15 家新闻媒体组成的“西部计划万里采风志愿行动”一行来到曲山镇全程跟踪拍摄了冷智远开展工作的情况。不变:我依然是一名志愿者

“青山,云雾缭绕,如仙如幻,我禁不住怀疑那是神仙居处!板房,蓝白相间,相得益彰,我知道那里孕育着新的希望!希望,是的,希望,我看到了希望!相信你也同样看到了美丽!”冷智远曾在日记中如此描绘心中的北川。

现在的冷智远已是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的一名人民警察。2010 年志愿服务期满后,冷智远参加了当地的公务员考试,被绵阳市公安局录用。现在,他以自己是一名人民警察而骄傲,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依然是他做好本职工作的动力之一。

感恩于心。学校领导老师的关怀成为了冷智远志愿经历中,难以忘怀、不可磨灭的荣耀。2009 年10 月25 日,刚刚在成都参加完学术会议的学校党委书记程玉海教授专程到北川,第一时间看望了冷智远和我校其他援川志愿者。“孩子们,你们吃苦了,这些经历将成为你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你们在灾区做志愿工作,要时刻记得‘用心、学习、提高、保重’这八个字,用心为灾区人民服务,学习灾区干部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保重自己的身体。要经常写一些工作感受传回学校,和师弟师妹们分享,让咱们聊大的学生领会踏实做事的精神。母校的领导和师生时刻关注着你们,希望经常听到你们来自灾区援建一线的好消息,母校永远是你们的坚强后盾。”冷智远在心里一直珍藏着程书记的谆谆教诲。

励志于行。冷智远认为,华丽的语言无法表述自己的信念和感恩。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珍惜志愿服务经历,为群众奉献,为聊大争光,让美丽的聊大彩虹永远点缀这里的天空,这才是他应有的行动。

冷暖人间,智者无敌,远景无限。冷智远的成长和他的四川话一样,川话越说越地道了,他也慢慢成长起来,由一开始的青涩变得有点稳重了,敦厚的他赢得了一位川妹子的心。

“我不想说太多的大话,自己的沙子,自己的世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感想!志愿者的生活让我成熟了很多,教会了我生活是什么!路,总是要一步一步的走,不能跨越!现在,我依然是一名志愿者。”冷智远说。

(文章来源 教育部)